內政部113年第14次部務會報

  • 發布日期:113-06-20 10:32
  • 單位:綜合規劃司

內政部113年第14次部務會報

 

中華民國113年6月20日

報告事項

重要工作報告

一、建築研究所:業務報告-淨零建築規劃與推動。

決定:

(一)請建築研究所將我國人口數及人口結構之變化納入考量,針對未來住宅需求總量進行研究推估,並建立相關模型,以作為政府訂定住宅政策之參考。

(二)2050淨零排放是國際趨勢,亦是國家重要政策,參考國際能源總署及國際發展概念,本部主責之建築部門應先設法達成建築節能50%,其餘用電再以綠電碳中和。

(三)本部規劃由社會住宅帶頭進行節能減碳,所有社會住宅均須取得綠建築標章,其中由中央興建之社會住宅,自112年起即率先全面導入能效1級以上之規劃設計,至113年底12萬戶社會住宅每年可減碳約4.74萬噸;後續請國土管理署、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及建築研究所共同持續推動。

(四)建築研究所在智慧綠建築領域與業界合作,已取得良好成績,包含運用AI數位雙生等先進技術,輔導廠商協助台積電竹科十二廠P7辦公樓、慈濟醫院花蓮醫學中心等,有效節能6-9%,並透過低碳建築相關政策,帶動國內智慧淨零建築產業跨域整合,進一步引導建築產業綠色轉型。

(五)未來淨零轉型仍面臨許多挑戰,請持續依據淨零建築路徑圖及三階段里程碑目標,積極推動相關措施,並請加強與各界溝通,透過公民參與及社會對話,滾動檢討路徑藍圖,加速達成建築淨零轉型目標。

二、國家公園署:國家公園淨零轉型規劃。

決定:

(一)洽悉。

(二)有關碳匯方法論目前尚未定案,請國家公園署密切注意環境部相關資訊,並由建築研究所協助,相關計算方法務期與國際接軌。

(三)國家公園、濕地與海岸是臺灣最關鍵自然碳匯吸存區域,且為重要藍碳(鹽沼、紅樹林、海草床)種源庫與復育基地;當前試算國家公園森林碳匯溫室氣體移除量約205萬1,37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,藍碳(濕地及海岸地區)碳儲存量約34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,估計每年碳移除量約9.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。請各國家公園管理處持續盤點自然碳匯及辦理組織碳盤查,掌握碳排狀況,積極守護自然碳匯及生物多樣性。

(四)國家公園署自112年完成8場次教育訓練,目前規劃辦理6場次淨零轉型系列講座,請持續辦理,並鼓勵本部各單位(機關)同仁積極參訓,以瞭解政府重大政策,提升對氣候變遷及淨零轉型之認知。

(五)113年暑期各國家公園管理處已推出多項減碳活動,並結合社區民眾、學者、遊客及企業力量共同推動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棲地維護行動,包括:淨灘、淨海、外來種移除、棲地植生復育、生態保育監測、生物多樣性活動及講座等,計有78場次。請持續規劃民眾參與淨零減碳相關活動,並積極與學校合作,逐步引導民眾落實低碳新生活。另國家公園是國家重要之環境資產,可鼓勵企業至國家公園辦理低碳旅遊,協助企業達到永續發展目標(SDGs)。

(六)為配合實現2050國家淨零政策,請國家公園署積極訂定國家公園淨零排放策略,作為所屬機關淨零政策推動依據。